MACRO MARKETS巨汇洞悉场:欧洲银行业比美国更危险?
对欧洲主权信心的任何下降,都可能使金融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。当市场注意力集中在美国银行(27.69, -0.02, -0.07%)业,欧洲的银行也正在发生危险的变化。
根据欧洲央行的数据,截至今年3月的五个月内,储户从欧元区各银行取走超过2000亿欧元,2月份资金流出达到创纪录的680亿欧元,3月份流出620亿欧元。
与此同时,欧洲的信贷同样也在收紧。
欧洲央行在上周最新贷款调查中指出,今年以来,欧元区企业、家庭和房地产贷款的信贷标准正在全面收紧,这种收紧步伐保持在“自2011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”。
企业贷款需求下降速度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快。来自家庭的贷款需求也有所下降,降幅仅略低于上一季度前所未有的速度。
尽管分析师们一而再表示,美国银行业危机与欧洲无关,但业内人士警告,欧洲与美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有着结构性的不同,而一旦欧洲银行出现危机,恢复所需的时间可能要比美国更多——正如2010年前后的欧债危机。
主权风险——欧洲银行最大的风险?
欧洲银行最大的风险不在于存款外逃,而是与主权风险直接但隐蔽的联系。
根据欧洲资本要求指令(Capital Requirements Directive,简称CRD)的规定,政府债券被认为是零风险资产,可以分配0%的风险权重。
这意味着银行不必为政府债券准备资本金,但也恰恰增加了银行暴露于主权风险的可能性:如果欧洲政府的信用受到损害,欧洲银行的资产价值可能会急剧下降,导致银行资不抵债。
另一方面,欧洲银行大规模使用于的或有可转换债券(Contingent Convertible Hybrid Bond,CoCo债)是一种风险很大、不稳定的工具。
在特定条件下(例如银行遭遇重大损失),CoCo债可以被自动转换为普通股,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资本补充的方式,因为它们可以使银行在遭受亏损时不必寻求政府救助。
然而,在今年瑞信银行危机时,CoCo债之一的AT1债券被直接减记至0,造成了债权人的大量损失,还创下了债权先于股权受损失的先例。
这一案例也将CoCo债的风险展露无余:当银行遭遇风险事件时,它将对银行产生负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。
此外,Lacalle还有更多的证据——欧洲央行数据显示,自2020年以来,欧元区银行对国内主权债券的敞口已明显增加:
意大利银行投资于国内主权债务证券的总资产比例已经增加到11.9%,西班牙银行达到了7.2%,法国和德国银行则接近2%。
在货币过剩的时期,这些风险都微不足道,但对欧洲主权信心的任何下降,都可能使金融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。
相关文章
- Macro巨汇:黄金多头狂欢背后的原因,美联储降息与金价的紧密关系解析。
- Macro巨汇:黄金回调风险来袭,市场预测下周走势分析
- Macro巨汇:黄金回调风险逼近,下周走势分析与预测。
- Macro巨汇:黄金多头需谨慎,一旦金价跌破关键位,暴跌空间达逾40美元!
- Macro巨汇:黄金大涨背后的原因解析,美市爆发与美伊局势关联?
- Macro巨汇:黄金多头需警惕!机构揭示金价暴跌风险,空间或达逾40美元!
- Macro巨汇:黄金大反弹揭秘背后密码!全球大环境与低利率时代关系深入解析!来了解低利率时代下黄金投资机遇与挑战。
- Macro巨汇:黄金区间突破在即,今日初请数据成为市场风向标!
- Macro巨汇:黄金回调背后的原因及未来趋势分析,美联储纪要揭示真相!
- Macro巨汇:黄金回调背后的秘密,短期调整还是蓄势待发?美联储纪要为你揭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