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cro markets巨汇:中国央行调降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至零 或为“一石二鸟”
【macro巨汇网外汇资讯】-在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快速升值并创出逾15年最大单日涨幅后,中国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降至零。分析人士指出,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较快,此时调降外汇风险准备金率,将降低企业远期购汇成本,有利于增加购汇需求,缓和人民币升势。
他们并认为,人民币升值过快伤及出口,从而抑制经济复苏。此举亦表明央行不追求趋势升值,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仍然是其主要目标;下一步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大概率也将回归中性。
“近期人民币升值过快,市场似乎也呈现单边升值预期,(调降外汇风险准备金率)将增加外汇市场需求,从而对汇率产生抑制上升的作用。”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。
他并称,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将使市场供求更好地发挥作用,这也体现了央行希望外汇市场供求来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初衷。
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则认为,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过快,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本就脆弱的实体和出口部门,对经济复苏产生部分抑制,“此时调降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,将在一定程度上平缓汇率升值幅度和速度。”
中国央行周六宣布,自周一(10月12日)起将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%下调为0, 这也是自2018年8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%后再度恢复为零。央行同时强调,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,稳定市场预期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央行新闻稿并指出,今年以来,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,弹性增强,市场预期平稳,跨境资本流动有序,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,市场供求平衡。
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上周五收升1.45%至近18个月新高,并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。而自8月初算起,人民币汇率已反弹4.28%,年内则升值3.76%。
中国央行从2015年10月15日起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,准备金率为20%,又在2017年9月将其征收比例降为零;但2018年8月在贸易战阴影下,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快速贬值,中国央行再次将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上调至20%。
*逆周期因子或亦将回归中性*
近期人民币大幅反弹并已升破6.7元整数关口,且市场普遍预期仍有进一步走升空间。分析人士认为,中国经济基本面不断向好,人民币已摆脱贬值压力,在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归零后,下一步逆周期因子也可能回归中性。
9月下旬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曾一度连续低于市场预期,引发市场猜测中间价逆周期因子或回归中性。路透当时曾分析称,从当前内外部环境看,包括远购风险准备金和逆周期因子回归中性的条件逐渐成熟;从顺序上看,可从远购风险准备金开始。
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也认为,下一步逆周期因子有可能会回归中性。
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健则表示,在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及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大背景下,适当调整此前采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,有助于实现汇率稳定和双向波动。
2017年5月底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,从之前的两因素模型变成“收盘价+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+逆周期因子”的三因素模型。2018年初央行建议各报价行“可以调整”报价模型中的“逆周期系数”,使其恢复中性;当年6月起人民币快速下跌,市场贬值预期再起,8月24日央行宣布重启逆周期因子。
相关文章
- Macro巨汇:银价大幅回调,如何应对市场波动?专家解读白银交易新机遇
- 【2025 新机遇】MACRO Markets:全球资本的智能中枢,开启专业交易新纪元
- Macro巨汇:银价大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知名机构带你探究白银市场的未来走势
- 量化交易新范式:Macro Global Markets如何构建智能分析框架?
- Macro巨汇:银价大涨不止步,首个看涨目标轻松达成!市场分析师透露更多涨幅等你来揭晓
- Macro巨匯交易平台:金融市场的数字导航系统
- Macro巨汇:银价大幅下滑,首个看空目标已攻克!白银投资何去何从
- Macro巨汇:银价大涨超过4%,投资者如何应对白银市场的波动?
- Macro巨汇:银价大爆发!日内涨幅惊人,专业机构解读白银市场最新动态
- Macro巨汇:银价大揭秘,成功达到首个看涨目标后何去何从?专业解读即将突破更大涨幅趋势